米是天下上用得最普遍的长度单位。在国际单位制中,1米即是100公分,即是1公里的千分之一,合3市尺或者6英尺8英寸。那么一米有多长是怎么来的?在天下计量日来临前,我们来一起相识长度单位米的历史渊源。
1791年,具有革命头脑的著名科学家拉格朗日,中选为法国家量衡委员会主席。在他全力推动下,一项影响了全天下的长度单位——米浮出水面。法国相关政府划定:把经由巴黎的地球子午线,也就是经线长的四万万分之一界说为1米。
法国从1812年公救济行“米制”,并于1837年在天下强制推行,使米制率先在法国扎根。
1872年在巴黎召开的天下长度聚会上决议,制造31支“米原型尺”,每支尺都编了号。除了N0.6号为国际原尺外,其它的都以国际原型尺为标准,细密检定,求出长度,分发各国生涯,作为长度单位的标准。
1875年,也就是米制降生后80年,国际怀抱衡委员会在巴黎开会。法、德、美、俄等17国政府代表配合签署了《米制条约》,赞成建设国际怀抱衡局。并公认米制是在法国大革掷中降生的一项最伟大的科学事业,确定米为标准国际长度单位,一直沿用至今。
19世纪末,在实验中找到了自然镉(Cd)的红色谱线,具有很是好的清晰度和复现性,1927年国际协议决议用这条谱线作为光谱学的长度标准,人们第一次找到了可用来界说米的非实物标准。
20世纪60年月以后,由于激光的泛起,人们又找到了一种更为优越的光源,可以使长度丈量得更为准确。只要确定某一时间距离,就可从光速与这一时间距离的乘积界说长度的单位。
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光波米的界说,第二次“米”界说为“氪-86原子的2P10 和5d5 能级之间跃迁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 1650 763.73倍为 1米。”氪-86谱线轮廓稍微有些差池称,光波米在实验室复现精度为 4 × 10-9 。
1983年10月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米的新界说: “米是光在真空中1/299792458秒的时间距离内所经旅程的长度”。新的米界说有重大科学意义。以后光速c成了一个准确数值。把长度单位统一到时间上,就可以使用高度准确的时间计量,大大提高长度计量的准确度。
用子午圈弧长来制订长度单位,在中国早已接纳。清康熙四十三年(1702年),划定子午圈 l°弧长为200里,l里分1800尺,即1尺即是0.O1〃子午圈弧长。
1984年我国国务院公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王法定计量单位》划定,从1990年以后,长度单位一律接纳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名称米,作废一样平常生涯中恒久沿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市尺。
上一篇:影响分流器丈量精度的主要因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