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磁通电流互感器也称为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,同样基于电磁感应原理,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理论误差即是零,不保存比差和角差。
零磁通电流互感器为了消除励磁电流对丈量精度的影响,接纳一个赔偿绕组,专门用于提供励磁电流,这样,丈量绕组就不会受到励磁电流的影响,就不保存比差和角差,从而抵达高精度的丈量。
图1:电流互感器原理电路图 图2:二次等效电路图
穿芯式电流互感器的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,图2是其二次等效电路图。I1为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流,I2为二次侧电流,I0为激磁电流。N1、N2划分为一、二次绕组匝数。因此,该电流互感器的磁势平衡方程为:
当激磁安匝I0N1为零时,I1N1=-I2N2即副边安匝转变能完全反应原边安匝转变,误差为零。一样平常称I0N1为绝对误差,I0N1/I1N1为相对误差。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为复数误差,可用比值差f和角差δ体现。
式中:
δ为I2逆时针180°后与I1的夹角,如图3所示。
图3:电流互感器向量图
由此可见,由于I0N1的保存,使I2N2与I1N1保存角差δ和比差值f。若I0=0,则激磁磁势为0,误差为0。磁势的铁芯处于“零磁通”状态,它事情在磁化曲线的起始段(线性段)。这时,电流互感器输出波形就不会畸变,坚持优异的线性段。此即为“零磁通原理”。因此,若能使互感器铁芯始终处于零磁通状态,就能从基础上消除电流互感器的误差。可是,由互感器的事情原理可知,靠互感器自身是不可能实现零磁通的,必需靠外界条件的赔偿或调解。为此,接纳动态平衡电子电路对其举行动态调解,使铁芯始终处于“动态零磁通状态”。
图4:电流互感器原理框图
图4所示零磁通电撒播感器的原始框图。其中,ND为检测绕组,D为动态检测单位,C为爆发二次电流的有源网络。本回路的磁势平衡方程为:
I1爆发的激磁磁通在ND两头爆发感应电势,并加到动态检测单位D输入端,通过G爆发二次电流I2提供应二次绕组,I2所爆发的磁通对铁芯去磁,使铁芯抵达磁势平衡。因此,理想状态时,该传感器的二次绕组电流I2所有由有源网络G供应,而不从感应电势取电流。D高速动态检测ND两头的电势差,当电势差足够小(近似为零的允许值)时,铁芯中的磁通即近似为零磁通。若检测值偏离允许值,G则自动高速调解。云云高速跟踪调解,使铁芯能始终坚持在迫近零磁通状态,传感器抵达较高的精度。
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包括容性误差、磁性误差以及检测调解电子电路的迅速度误差三部分。所谓容性误差,是指各侧线圈自己和线圈之间的容性泄露电流所造成的丈量误差。对工频信号来说,当N2<1000时,这项误差可控制在10^5以内。
本文中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由于一、二次绕组匝数均很小,容性误差可以不计。检测绕组虽然匝数相对较多,但其电位差动态迫近零,以是,其容性误差仍可忽略。
经由电撒播感器高速动态调解后,I0——0,铁芯迫近零磁通,磁性误差很小。但事实上,完全的零磁通状态是达不到的,铁芯中必需有一点微弱的磁通才华使G输出I2,这就使磁性误差仍然保存。从电流互感器磁势平衡方程可见,磁性误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:一是由I0带来的加入磁势引起的误差,另一部分是由检测绕组ID带来的附加磁势引起的误差,即:
其中:ED为ND的感应电势,l为磁路长度,S为铁芯截面积,u0为铁芯初始磁导率,Ri为检测单位输入阻抗。由此可见,降低磁性误差一是应中选择u0值较高的铁芯和合适的检测绕组匝数,本传感器选择了u0为6*10^4的超微晶铁芯,ND为100~500匝;二是要有较大的检测单位输入阻抗,ED和I2可通过有源动态平衡网络控制在所需规模内。除此之外,还可以使用高导电、高导磁质料做屏障以消除电磁场的滋扰,亦可用超微晶合金作此屏障质料。
上一篇:旋转变压器的特点简介
下一篇:磁调制器原理及误差组成